党在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是着眼于解决新时代中国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现状,尤其是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和农村发展不充分矛盾的重大举措。乡村的“治理有效”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和“善治”的必然要求。“乡风文明”是乡村振兴的文化基础;“治理有效”是乡村振兴的社会基础。把乡村“治理有效”与“乡风文明”建设紧密结合起来,通过“治理有效”促进“乡风文明”建设,通过“乡风文明”建设提高乡村德治水平,方能实现法治、德治、自治的“三治并举”的善治格局。
故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商贸流通学院“乡行者”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在何神怡老师的带领下,晋国群老师的指导下前往浙江省桐庐县农村社区,通过亲生走访环溪村,荻浦村,深澳村等古朴村落进行实地考察,以“农村社区治理”为调研对象,以十九大报告精神为宗,以乡村振兴二十字为钥,将“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”作为突破口,通过小角度、深层次的实践探究,助力政府打造有乡土文化、乡愁情怀及乡村价值体系为基调的有“灵魂”的农村社区治理模式。

8月1日我小组成员陆续从杭州宁波等地出发,前往桐庐县客运中心,在此地集合,开始为期五天的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活动。
第一站我小组成员在G20讲解员申屠忆雯的带领下分别前往桐庐深澳村,荻浦村,环溪村三个古村落。她的讲解提醒清晰到细节,耐心的回答我们所提出的各种问题,用最简单易懂的方式讲述,让我们充满兴趣,从中更充分的了解三个古村落,探寻适合乡村改革的独有创新道路,实践前辈的创新与敢行精神,体现出践行真知,溯回本真,不忘初心的精神与共筑中国梦决心。

第二站我小组成员前往江南镇人民政府,开展前期我组调研与当地已取得联系,并得到当地村政府的支持。我小组采访到了副镇长汪晓东,风景办主任陈心毅,文化负责人舒文,江南镇副镇长得知我们的来意颇感兴趣并热情的招待了我们,积极配合我团队的实践调研。
我组此次采访分别从文化,生态,土地,旅游等各方面出发,得到了他们专业耐心的解答,从而着重分析农村社区治理的现状,总结提炼桐庐作为“乡村振兴-治理有效”典型案例的成功经验,发掘农村社区治理深入发展的困境及原因,借助桐庐这一治理典范找出农村社区治理政策实施的模式,进一步完善浙江省农村社区治理政策的“策划书”和“项目完成报告”,从而推进浙江省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,助推浙江农村社区治理之路走得更快、更好!

第三站我小组成员在指导老师何神怡的帮助下,受到了浙江省公共新闻频道的邀约访谈,我小组以深澳村选做我们的采访地点,也邀约到了深澳村的老书记申屠肖山。老书记的讲解朴实却更加贴近民生,我组成员认真聆听并仔细的做好笔记。并在老书记的带领下再次走访了深澳这个古村。从G20讲解员的讲解的基础上,再次感受深澳村这个以孝道为文化基魂的古村落带给我们的改变。在采访过程中我们又很荣幸的采访到了在桐庐县发展的创客宋凯,他和我们讲述了他的创业历程,以及选择在桐庐发展的原因,结合桐庐悠久的历史文化使自己的东西更具有特色和亮点,我们从中管中窥豹,以小见大,找出真正适合浙江农村自己走的路。
我组成员第四站就是站在普通人民、大学生的角度采访到当地的村民。为了实践的高效性,我小组成员分为三组分别前往深澳村,环溪村,荻浦村,深入村民之中,探访他们真正需要的,实际在政策上体验到的生活上的改变,倾听民众真实的声音。在此过程中,我小组成员又采访到了荻浦村委江香珍,深澳村监会主任申屠盛洪,在前几天的了解中深化我们的主题,了解这三个古村落的治理本质,从中提出更为有效的治理举措。

这短短五天的行程,却是一场长久的战役。小组成员在历史的气息下,深刻感受“乡村振兴”所带来的变化,一砖一瓦,一草一木,都承载着历史变革的意义。乡行者在荻浦,悟孝义之精髓;乡行者在深澳,探易理之智慧:乡行者在环溪,寻青莲之尚洁。三个样板村各自有各自的特色,通过采访和调研我们学习到了农村社区治理的一些经验,同时也发现了其中的一些问题,并结合我们小组的了解和探讨,提出了一些农村社区治理的方案和措施,可作为农村社区治理的建议与参考。
我们当代大学生也愿略尽自己的绵薄之力,通过深入调研桐庐的样板村和成功的新型农村治理模式,立足民生基层,发现实施阻碍;践行时代真知,树立回乡浓情,积极宣传和扩大“乡村振兴”的宣传力度,来更好的贡献我们自己的青春力量,愿“乡村振兴”战略能够落实到老百姓心坎上,让百姓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!乡风文明,治理有效,乡村振兴还在路上!